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綵绳飞。出自哪首诗?

梦梦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綵绳飞。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译文

微微的夏日,少女们身着轻薄的碧色纨衣,微微透出香汗,明天便是端午节,她们将沐浴在芬芳的兰花水中,河面上漂浮着兰花的香气和油腻,充满了整个晴朗的河川。

少女们用彩色的丝线轻轻缠绕在红玉般的臂膀上,小符咒斜挂在如云的发髻上,随着天风,兰花的香气飘散,佩戴的兰花饰品似乎要随风坠落;彩绳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环佩叮当,美玉轻飞。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时少女们沐浴、佩戴饰品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少女们的青春活力。

赏析

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少女们的节日装扮和活动,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少女的青春美丽,词中“轻汗微微透碧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少女的轻盈与柔美;“流香涨腻满晴川”则通过河面上漂浮的香气和油腻,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

“香散天风兰佩堕,声摇环玉綵绳飞”两句,更是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兰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佩戴的兰花饰品似乎要随风坠落,彩绳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环佩叮当,美玉轻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少女们的青春活力和节日的喜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的早年时期,当时他正值青春年华,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和欢乐气氛,苏轼通过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向往,还通过描绘少女们的节日装扮和活动,展现了青春的美丽和活力,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