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全诗原文如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顶散晴烟,瀑布悬疑泻漏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且宵济兮洞庭波,乘流水兮汨罗怀。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译文
我站在香炉峰顶,看着晴烟缓缓飘散,瀑布如同悬挂的银河,疑似是天上的水流倾泻而下。
释义
“香炉峰顶散晴烟”描绘了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在晴朗天气下,山顶云雾缭绕、烟霞四散的景象。“瀑布悬疑泻漏天”则形容庐山瀑布壮观非凡,仿佛是从天而降,悬挂在山间,给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感觉。
赏析
这两句诗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庐山香炉峰和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香炉峰的烟霞缭绕,瀑布的飞流直下,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游历庐山时所作,寄给友人卢虚舟的,诗中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李白一生追求自由,热爱自然,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怀的集中体现,在创作这首诗时,李白可能已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对世俗的功名富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