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湖寄情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千里神交如咫尺,相思谁道隔江湖。
心驰神往情难断,梦绕魂牵意自孤。
月照离愁两地远,风吹别恨满天途。
何时共饮东窗下,再叙前尘笑语呼。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郑板桥虽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擅长书画,尤精兰竹,其书法亦独具特色,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如同近在咫尺,谁说相思之情能被江湖之隔所阻断?我的心神早已飞向你所在之处,情感难以割舍,梦中也时常牵挂着你,孤独地徘徊,月光照耀着两地相隔的离愁,风吹散了满天的别恨,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在东窗之下,共饮美酒,重叙往日的欢声笑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情感,尽管两人相隔甚远,但心灵上的默契和相通使得他们仿佛近在咫尺,诗人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牵挂和现实中的离愁别恨,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苦,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千里神交如咫尺”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心灵相通,诗人通过“心驰神往情难断,梦绕魂牵意自孤”等句,进一步描绘了相思之情的缠绵悱恻和孤独无助,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月光和风声等自然元素,将离愁别恨具象化,使得情感更加生动感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郑板桥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魅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据传,郑板桥在游历江湖期间,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和为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最终不得不分别,在分别后的日子里,郑板桥时常想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江湖寄情》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