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金尽人事改,昨日交朋竟谁在。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6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长安酒肆壁

唐·韦应物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

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一朝金尽人事改,昨日交朋竟谁在。

莫言贫贱故人离,莫道豪华手自携。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已西。

凄凄满别情,寂寂独言归。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译文

曾经那些繁华显赫的子弟,如同安陵君和龙阳君一般。

他们像桃李花般娇艳,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他们的喜悦如同春天的阳光,谦恭有礼如同秋霜。

流转的目光中流露出妩媚,言谈笑语中散发着芬芳。

他们携手共度欢乐时光,日夜同穿共住。

希望成为双飞鸟,比翼齐飞共翱翔。

在丹青上写下明誓,永远不相忘。

但一旦金钱用尽,人事便随之改变,昨日的朋友如今还有谁在身边?

不要说贫贱时老朋友会离去,也不要说富贵时就能亲手携来。

酒肆里看尽人间世事,琴台已夕阳西下。

满怀离别的悲伤,寂寞地独自归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揭示了金钱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前半部分描绘了昔日繁华子弟的欢乐生活,他们如同桃李花般绚烂,彼此间情深意重,誓言永不相忘,一旦金钱用尽,人事便随之改变,昨日的朋友如今已不知去向,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以及面对离别和孤独的无奈与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金钱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之间的强烈对比,突出了金钱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诗人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但晚年辞官闲居,寄情山水,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他可能对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后,对金钱与人际关系之间微妙变化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