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全诗是什么?

生辉43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远游

朝代:战国·楚

作者: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迢迢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高士。

登昆仑而四望兮,心飞扬而逸荡。

日月递照兮,时不可淹。

草木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电迈之往兮,孰不矜夸以自喜?

凌万顷之茫然兮,托孤舟之圜囿。

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

耀灵晔而西征兮,浮云长川以澹澹。

鸾鸟轩翥于岑梧兮,凤皇翔于千仞。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我悲叹世俗的困厄啊,愿乘风远游四方。

我资质平庸又无依靠啊,哪里能找到托身升天的力量?

遭遇污浊的世道啊,独自忧愁向谁诉说衷肠?

夜晚心中烦闷难以入眠啊,直到天亮魂魄还在游荡。

想到天地无穷无尽啊,哀叹人生为何如此辛劳奔忙?

过去的事我追不上啊,未来的事我又无从知晓。

我徘徊不定思绪遥远啊,心中惆怅失意满怀忧伤。

神志恍惚四处飘荡啊,心中愁苦凄凉更加悲伤。

灵魂忽然远去不再回来啊,只剩下枯槁的身体独自彷徨。

内心反省保持正直的操守啊,寻求天地间的正气所在。

清静无为心境恬淡愉悦啊,淡泊无求自得其乐。

仰慕赤松子的高洁品行啊,愿追随他的遗风继承他的志向。

尊崇真人的美好德行啊,赞美古代的高尚之士。

登上昆仑山向四方眺望啊,心绪飞扬胸怀舒畅。

日月交替照耀啊,时光不可久留。

草木凋零飘落啊,担心美人衰老迟暮。

不趁着年轻力壮抛弃污秽啊,为何不改变这陈规陋习?

驾着骏马尽情驰骋啊,我来为你们在前面引路!

从前那些电驰般远行的人啊,哪一个不夸耀自己的喜悦?

凌驾于茫茫万顷波涛之上啊,把孤舟寄托在广阔的湖泊之中。

安排日月停留的地方啊,让它们长久地照耀着这片大地。

太阳灿烂地向西行进啊,浮云和长川在淡淡地流淌。

鸾鸟在岑梧山高高地飞翔啊,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

释义

“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意为安排日月停留的地方,让它们长久地照耀着这片大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正义的向往,希望日月能够永远照耀人间,带来温暖和希望。

赏析

这句诗是《远游》中的名句,体现了屈原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通过安排日月停留的地方,诗人寄托了对永恒光明和正义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中黑暗和邪恶的批判,这种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远游》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一首长诗,表达了他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在诗中,屈原通过描绘远游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这句“定日月之所舍兮,使长照临此下土”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光明和正义的强烈呼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