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周公不复梦兮,曷疑尼父之惋伤。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65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九思·伤时

汉·王逸

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不将。

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

澹容与而独倚兮,悉交旧之不章。

意濉濉而靡乐兮,心悁悁而有忘。

眇眇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登九皋以远望兮,涕流坠而成行。

还顾兮敝邑,曷归兮延伫。

曾莫足与为邻兮,舒余愤而含英。

望大庭之寥廓兮,曷惟兮皋兰。

晞白日之末光兮,余曷能已乎?

繄周公不复梦兮,曷疑尼父之惋伤。

凭大鸟之赫翼兮,载我飞乎八荒。

作者及朝代

王逸,字叔师,西汉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生于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卒于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年),西汉官员、辞赋家,官至侍中,著《楚辞章句》。

作者简介

王逸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汉宣帝时,以郡举上计掾入朝,为谏大夫、侍中,后因病免官,汉成帝即位后,复为光禄大夫,迁中散大夫,领校书,后因病免官,卒于家,王逸曾奉诏整理《楚辞》,并作《楚辞章句》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辞赋作品今存《九思》一篇,为悼念屈原而作。

译文

岁月匆匆流逝,我担忧自己的寿命不会长久,哀叹我生不逢时,遭遇这纷乱的世界,我独自倚靠,面容憔悴,对旧友失去联系感到悲伤,心中忧愁,没有快乐,满怀愁绪,难以忘却,我满怀忧愁,遥望远方的美人,登上高高的山丘远望,泪水流淌成行,回望故乡,久久伫立,不知何时能归,在这世上,我找不到可以亲近的人,只能抒发内心的愤懑,保持高尚的品德,我仰望辽阔的天空,心中思念着远方的皋兰,我渴望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但我的忧愁何时能停止呢?周公不再梦见贤才,我又怎能不怀疑孔子也会感到惋惜和悲伤呢?我依靠着大鸟的翅膀,希望它能载我飞向远方。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时光流逝、生不逢时、旧友失联、内心忧愁等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繄周公不复梦兮,曷疑尼父之惋伤”一句,借周公不再梦见贤才和孔子感到惋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贤才流失、社会动荡的忧虑和悲伤。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生不逢时的哀叹、对旧友失联的悲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得以表达,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蕴和深度。

创作背景

王逸生活在西汉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社会的现状深感忧虑和不满,他也对贤才流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感到痛心疾首,他创作了这首《九思·伤时》,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