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43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清代诗人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全诗原文如下: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清 杨昌浚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逃遁哭残年。

(注:您提供的“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实际上是后人根据杨昌浚的诗意或其他资料添加的,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便于解析,我将此两句融入整体背景中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杨昌浚(1827年-1897年),字石泉,湖南湘乡人,晚清名将、诗人,他曾任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等职,以清廉著称,在文学上,他也有一定造诣,留有诗集传世。

译文

(前四句)大将军还在筹划边疆防御尚未返回,湖南、湖北的子弟兵已经遍布天山,他们新栽的杨柳绵延三千里,成功地将春天的气息带到了玉门关。

(后两句添加内容)天山上一夜之间大雪纷飞,敌军偷袭营地战斗激烈,血流成河,壮士们挥舞兵器击退敌人,挽回了战局,单于(敌军首领)败逃,在残年中痛哭。

释义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以及他率领的湖湘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前四句通过描绘新栽杨柳、春风度玉关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生机与希望;后两句(添加内容)则通过描绘天山雪夜、战血乾等场景,突出了战斗的惨烈与胜利的不易。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左宗棠及其部下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诗人通过“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等句,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更寓意着边疆的繁荣与希望,而“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等句,则通过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艰辛,进一步凸显了英雄们的伟大与崇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19世纪中叶,新疆地区遭受沙俄和阿古柏的侵略,局势动荡不安,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湖湘子弟兵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成功收复了新疆,杨昌浚作为当时的重要官员和诗人,对左宗棠的功绩深感敬佩,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歌颂其英雄事迹。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天山一夜雪漫漫,虏去营空战血乾”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整体背景中进行解析,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