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城东别友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
柳色春筵灞陵雨,桃花马首谢公风。
雪晴云散北山晚,日暮鸟啼芳树空。
此去天涯应更远,离魂夜夜逐征鸿。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时曾任淦阳宰,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离别相思等题材,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译文
在天涯漂泊的梦中常常思念着城东的你,不知何时能再次相聚共饮一杯,春日里,灞陵的柳色在雨中更显青翠,桃花盛开,马首所向之处皆是谢公当年的遗风,雪后初晴,云散北山,傍晚时分,鸟儿在芳树上啼叫,树下一片空寂,此次离去,天涯之路似乎更加遥远,我的离魂夜夜追逐着远行的鸿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孤寂之情,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期盼,颔联通过描绘春日灞陵的柳色和桃花,以及马首所向的谢公遗风,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离别氛围,颈联则通过雪晴云散、日暮鸟啼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寂和凄凉,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后天涯之路的遥远和离魂夜夜追逐征鸿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离别后的孤寂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天涯别梦”、“灞陵雨”、“桃花马首”等,使得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面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雪晴云散”与“日暮鸟啼”的对比,以及“征鸿”象征离魂等,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离别友人之后,独自漂泊天涯之时,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重逢的期盼之情,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情冷暖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