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韦庄
条风窗户柳阴阴,云碧春衫熨水沉。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原诗中后两句虽与题目所给关键词不直接相关,但为保持原诗完整性,故一并列出,以下分析主要基于前两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婉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韦庄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其词作更是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微风轻拂,窗户边的柳树投下浓密的阴凉;碧蓝的天空下,我穿着熨烫得平整如水的春衫,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
释义
“条风窗户柳阴阴”:条风,即春风,轻柔而温暖,这句描绘了春天里,微风穿过窗户,吹拂着柳树,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凉。
“云碧春衫熨水沉”:云碧,形容天空如碧云般清澈;春衫,春天的衣裳;熨水沉,形容春衫经过熨烫后平整如水面,沉静而优雅,这句通过描绘春衫的整洁与天空的清澈,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氛围。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条风”、“窗户”、“柳阴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而“云碧春衫熨水沉”一句,则通过对比天空的清澈与春衫的平整,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首诗中,我们却看不到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不满,反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美好,这可能与诗人暂时远离战乱,享受片刻宁静的生活状态有关,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或许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