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归燕断魂
唐·李商隐
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
旧日梁间犹梦语,今朝檐下独啼痕。
空庭月色侵帘冷,满地梨花映日昏。
春色满园人未至,一帘幽梦锁重门。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社会动荡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花庭中梨花如雪般堆积,香气四溢,留下斑驳的痕迹,燕子归来,望着这景象,也仿佛失去了魂魄,昔日的梁间似乎还回响着梦中的呢喃,而今朝檐下却只剩下孤独的啼痕,空旷的庭院中,月色侵入帘幕,带来阵阵寒意,满地的梨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昏黄,春色虽然已经弥漫了整个园子,但人却迟迟未至,只有一帘幽梦,紧紧锁住了重重的门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庭、梨花、燕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诗人以燕子归来后的失落与哀愁,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通过空庭月色、满地梨花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以梨花如雪、香气四溢的景象开篇,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颔联“旧日梁间犹梦语,今朝檐下独啼痕”通过对比昔日的温馨与今朝的孤独,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失落感,颈联“空庭月色侵帘冷,满地梨花映日昏”则以月色、梨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尾联“春色满园人未至,一帘幽梦锁重门”则以春色满园却无人欣赏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晚唐社会动荡、国力衰微的背景下,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诸多坎坷和挫折,诗人通过描绘花庭、燕子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处境的感慨,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