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
唐·胡曾
窈窕尊前歌舞人,
腹中已孕秦家祸。
只知一笑倾人国,
不觉胡尘满玉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擅长咏史诗,作品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胡曾的咏史诗在唐代颇有名气,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尊前翩翩起舞的歌舞女子,体态窈窕动人,
然而她的腹中却已经孕育着秦朝的灾祸。
她只知道自己的一笑能够倾倒整个国家,
却没有察觉到异族的尘土已经布满了华丽的玉楼。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歌舞女子的形象,暗指秦朝的灭亡与宫廷中的奢靡生活有关,歌舞女子虽然美丽动人,但她所代表的却是导致国家衰败的祸根,诗中“一笑倾人国”借用了古代“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暗指秦朝的统治者因沉迷于享乐而忽视了国家的安危,最终导致国家的覆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统治者沉迷于享乐而导致国家衰败的历史教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歌舞女子的形象,巧妙地隐喻了秦朝的灭亡,诗中“窈窕尊前歌舞人”与“腹中已孕秦家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歌舞女子美丽外表下隐藏的危机,而“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则进一步强调了统治者因沉迷于享乐而忽视国家安危的愚蠢行为,整首诗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晚期的社会状况有关,唐代晚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者沉迷于享乐,忽视了国家的安危,胡曾作为一位有识之士,通过咏史诗的形式,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通过描绘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警示统治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沉迷于享乐而忘记了国家的安危,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反映了胡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