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诫骄
唐·杜牧
黩兵不戢恃彊大,物忌太盛终当倾。
四海干戈尚未宁,谩劳人力为君营。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批判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滥用武力不知收敛,仗着自己强大就肆意妄为,万物都忌讳太过强盛,因为最终都会倾覆,如今四海之内战乱尚未平息,你们却徒劳地耗费民力来为君王营造奢华。
释义
“黩兵不戢恃彊大”意指滥用武力、不知收敛,并倚仗自己的强大;“物忌太盛终当倾”则表达了万物盛极而衰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嚣张跋扈;“四海干戈尚未宁”描述了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谩劳人力为君营”则是对统治者滥用民力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首句直接点出滥用武力和倚仗强大的问题,次句则通过“物忌太盛”的哲理来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嚣张,后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战乱频仍、民力疲敝的社会现实,对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和滥用民力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展示了他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杜牧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滥用武力和奢侈浪费的批判,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