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暖锦鳞冬亦泳,洞寒丹鹤晓先鸣。全诗是什么?

风云3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洞

唐·韦应物

岩扉碧藓滋,仙洞白云迷。

池暖锦鳞泳,洞寒丹鹤鸣。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岩壁上的碧绿苔藓滋长着,仙洞被白云笼罩得迷迷蒙蒙,池塘水温适宜,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山洞里虽然寒冷,但早晨时分,红色的鹤已经先声夺人地鸣叫起来,松风吹拂,我解开衣带,感受着自然的清凉;山月高悬,我悠然弹琴,享受着宁静的夜晚,你问起人生的穷达通塞之理,我只听那渔歌悠悠,飘向深远的江浦。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仙洞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隐逸生活的闲适。“池暖锦鳞泳,洞寒丹鹤鸣”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洞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活动,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首联“岩扉碧藓滋,仙洞白云迷”以幽静的环境描写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颔联“池暖锦鳞泳,洞寒丹鹤鸣”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生机,颈联“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则通过诗人的活动,表现了其超脱尘世、怡然自得的心境,尾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渔歌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游览仙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在诗中,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传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