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诸园花下作
朝代:清
作者:陈沆
楼当列岫仍临水,地此诸园最傍城。
雨过林霏清润重,风来花气远香生。
身闲始觉春光好,事少方知岁月平。
更喜高吟动邻里,隔墙时有诵书声。
作者简介
陈沆(1785年—1826年),清代文学家、诗人,字子宥,号太初,又号秋舫,湖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授吏部主事,道光二年(1822年)举顺天乡试第一,道光六年(1826年)卒,年仅四十二岁,陈沆工于诗文,其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善五言律诗,著有《简学斋诗存》、《诗比兴笺》等。
译文
楼阁面对着层峦叠嶂的山峰,同时又临靠着清澈的水流,此地是这众多园林中最靠近城市的一处,雨后的树林间,雾气缭绕,空气变得格外清新湿润,微风吹过,花香远播,香气四溢,身体闲暇之时,才真切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事务稀少,才体会到岁月的宁静平和,更令人高兴的是,高声吟诵诗歌惊动了邻里,隔着墙都能听到他们诵读书籍的声音。
释义
首联“楼当列岫仍临水,地此诸园最傍城”直接描绘了园林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突出了其独特之处,颔联“雨过林霏清润重,风来花气远香生”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和花香的浓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颈联“身闲始觉春光好,事少方知岁月平”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静好的感慨,尾联“更喜高吟动邻里,隔墙时有诵书声”则通过描绘邻里诵读书籍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对文化氛围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的优美景色和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园林的地理位置,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新和花香的浓郁,进一步突出了园林的自然之美,颈联则通过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尾联则以邻里诵读书籍的声音作为结尾,既增添了文化氛围,又使全诗在宁静中透露出一种生机和活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陈沆在游览某园林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官场,但内心却向往着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在游览园林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园林的优美景色和闲适生活,他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