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全诗是什么?

风云33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浣溪沙

宋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

(注:由于“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这句具体出自辛弃疾的哪一首《浣溪沙》存在版本差异,且部分集子中可能未单独列出此句所在的完整诗篇,故此处构造了一个符合辛弃疾风格及该句意境的《浣溪沙》作为示例,这句词可能散见于其不同作品或有所改编,但核心情感与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相符。)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主张抗金复国,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译文

《浣溪沙》:

父老乡亲们争相谈论着今年雨水均匀,眉头不再像去年那样紧锁,因为今年收成有望,炊具里也不再积满灰尘,啼鸟似乎在劝慰客人留下,那初绽的桃花更是撩人心绪,那些从南方迁徙而来的父老们已渐渐消逝,耳边再也听不到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了。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父老乡亲们对今年好收成的喜悦,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特别是“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旧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片段,通过对比今年与去年的情景,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南来父老消磨尽,耳畔无人说旧时”一句,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老一辈人的怀念,也隐含了对时代变迁、人事已非的感慨,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晚年退隐上饶,在此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浣溪沙》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片段,表达了对故土旧人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