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上元夜有感
宋·陆游
小院春寒月到迟,闭门閒课上元诗。
清泠梦境谁同赏,寂寞生涯祗自知。
欹枕忽闻鸡唱晓,卷帘初见雪飞时。
拥炉拨火闲吟处,又是明朝换岁枝。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小院里春寒料峭,月亮升起得很晚,我关上门扉,悠闲地撰写着关于上元节的诗篇,这清冷幽静的梦境有谁能够一同欣赏呢?寂寞的生活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斜倚在枕头上忽然听到鸡鸣报晓,卷起窗帘初见雪花纷飞,围坐在火炉旁拨弄着火炭,闲吟诗句,转眼间又到了明天,岁月就这样悄然更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元夜(元宵节)时的孤独与沉思,首联写小院春寒,月升迟缓,诗人闭门闲居,专注于创作关于上元节的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人共赏其清冷梦境,寂寞的生活只能自我体会,颈联通过听觉(鸡鸣)和视觉(雪飞)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尾联则描绘了诗人围炉拨火、闲吟诗句的情景,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上元夜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通过“小院春寒月到迟”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诗人闭门闲居,专注于创作,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淡泊,颔联的“清泠梦境谁同赏,寂寞生涯祗自知”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颈联的“欹枕忽闻鸡唱晓,卷帘初见雪飞时”通过时间的推移和景物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尾联则以“拥炉拨火闲吟处,又是明朝换岁枝”作结,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淡泊,又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晚年时期更是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闭门闲居、专注于文学创作,上元夜作为传统节日之一,本应是热闹非凡、家人团聚的时刻,但诗人却选择了独自一人在小院中赏月、写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状态,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岁月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