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柳
宋·寇准
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实际上出自此诗的前两句,但为保持诗词的完整性,这里列出了全诗,不过,分析将主要围绕前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寇准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自幼聪颖好学,十九岁进士及第,曾任地方官和中央官职,以刚直敢言著称,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至雷州半岛,最终病逝于贬所,寇准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有“晚唐风骨”之称。
译文
杨柳似乎还不知道秋天已经远去,仍然摇曳着稀疏的翠绿枝条,轻轻拂过栏杆。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杨柳在深秋时节依然保持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不知秋已远”和“尚摇疏翠拂栏干”的描写,展现了杨柳不畏秋寒、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赏析
这两句诗以杨柳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在深秋时节依然保持着绿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不知秋已远”一句,还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环境所限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寇准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寇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贬谪期间,他或许在秋日里看到依然翠绿的杨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诗篇,通过杨柳的形象,诗人寄托了自己不畏艰难、坚持信念的情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寇准的这首《柳》诗以杨柳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