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夜愁思
唐·李商隐
一窗明月人无寐,满地落花春薄情。
独坐空庭心似醉,不知何处是归程。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窗外明月高悬,我却难以入眠;地上落满了花瓣,春天显得如此薄情,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心情仿佛已经沉醉,不知道何处才是我的归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中因思念或愁绪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明月高悬,落花满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诗人独坐空庭,心情沉重,仿佛已经沉醉在无尽的愁思之中,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夜愁思的画面,首句“一窗明月人无寐”直接点明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明月成为了诗人愁绪的见证者,次句“满地落花春薄情”则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薄情和诗人的孤寂,后两句“独坐空庭心似醉,不知何处是归程”则通过诗人的行为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关,李商隐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遇贬谪和排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感到孤独、迷茫和无奈,而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春夜中,因思念或愁绪而难以入眠时,所写下的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内心深处那份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