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花蕊夫人
腻云香泽腻云红,宝帐春寒凤翥空。
百媚千娇出浴时,君王凝盼转魂迷。
琼窗梦醒闻黄鸟,绣户晨开见碧桃。
风暖花红春日长,宫娥妆罢出兰房。
(注:此诗为节选,原诗较长,此处仅选取与关键词相关的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花蕊夫人
朝代:唐(但花蕊夫人实际上更为人所知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妃子,此处为便于归类,暂以“唐”代指其大致历史时期)
作者简介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的宠妃,费氏,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封慧妃,又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花蕊夫人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情出众,尤其擅长宫词创作,其作品情感细腻,描绘宫廷生活生动逼真,对后世宫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仅针对所选两句)
细腻的香云(指女子的秀发)如同红霞般艳丽,宝帐内春意微寒,凤凰图案的帷幔轻轻飘动,当她(指花蕊夫人)以百媚千娇的姿态从浴池中走出时,君王(指孟昶)凝视着她,魂魄仿佛都被迷住了。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花蕊夫人出浴时的绝美姿态,以及君王对她深深的迷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中女性的娇媚与君王的痴情。
赏析
这两句诗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蕊夫人出浴时的美丽景象,通过“百媚千娇”和“君王凝盼转魂迷”等词句,将花蕊夫人的美丽与君王的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腻云香泽”比喻女子的秀发和香气,“宝帐春寒”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寒意的宫廷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宫廷色彩和浪漫气息。
创作背景
花蕊夫人作为后蜀主孟昶的宠妃,其生活自然充满了奢华与浪漫,这首诗很可能是花蕊夫人在宫廷生活中,为了表达对君王深情的感激和对自己美丽姿态的自赏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出浴时的美丽景象和君王对自己的痴迷,花蕊夫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美貌,也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热爱和对君王的深情厚意,这首诗也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浪漫,以及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