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瀑布
唐·李忱
半岭雷奔空石堕,满山花发晓霞明。
前村半掩罗衣袖,应是凌波步微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忱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忱,即唐宣宗,原名李怡,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6年-859年在位),他早年历经坎坷,曾一度被宦官软禁,即位后,他勤于政事,励精求治,致力于改善唐朝自中期以来的积弊,史称“大中之治”,李忱不仅是一位有为之君,还擅长诗文创作,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半山腰间,瀑布如雷鸣般轰鸣,仿佛巨石从空中坠落;满山遍野,花儿在晨曦中绽放,与绚丽的朝霞交相辉映,前方的小村庄里,半掩的罗衣袖若隐若现,那一定是仙子踏着轻盈的步伐,在晨光中缓缓前行。
释义
半岭雷奔空石堕:形容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如雷鸣,势如巨石坠落。
满山花发晓霞明:描绘山间花朵盛开,与清晨的霞光相互映衬,景色美不胜收。
前村半掩罗衣袖:以罗衣袖半掩的形象,隐喻山间美景或仙子的神秘与柔美。
应是凌波步微行:借用“凌波微步”的典故,形容仙子或美景中的行人步伐轻盈,如同在水面上行走。
赏析
这首诗以瀑布为引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柔美,首句“半岭雷奔空石堕”以雷霆万钧之势,刻画出瀑布的磅礴气势;次句“满山花发晓霞明”则转而描绘山间花团锦簇、霞光万道的宁静美景,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后两句则以“前村半掩罗衣袖”和“应是凌波步微行”为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赋予诗歌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意蕴。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李忱即位之前或即位初期,当时他或许正游历于山水之间,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遂有感而发,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皇帝,李忱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在“大中之治”的背景下,这首诗更显得意味深长,既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治国理念的隐喻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