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楼外垂杨啼晓鸦,楼中倦客醉思家”并未直接出现在辛弃疾的这首《鹧鸪天》中,但其意境与“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及下片“相思重上小红楼”等句颇为相近,且同样表达了楼中人的思乡思亲之情,为贴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整首词,并尝试从词中提炼出与您关键词相似的意境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创作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之感的词作。
译文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寒鸦带来一片愁绪,而柳塘边新绿的嫩叶却显得温柔而生机勃勃,如果眼中没有离别的愁恨,真不敢相信人间会有人因忧愁而白头。
内心已痛断,泪水难以止住,因思念之情再次登上那小红楼,明知远方的亲人已被重重山峦所阻隔,但仍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倚靠在栏杆上,望着远方。
(注:虽未直接出现“楼外垂杨啼晓鸦,楼中倦客醉思家”,但“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可视为对楼中人思念之情的描绘,与关键词意境相符。)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晚日、寒鸦、柳塘新绿等自然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赏析
词的上片以景起兴,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暗含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下片则直接抒发情感,通过“肠已断,泪难收”等句,将词人的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更是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其虽明知无法相见,但仍无法抑制内心情感的复杂心态。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上饶期间,词人因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时常萦绕心头,使得词人在创作此词时,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这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