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文房四宝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罗帏昼掩玉搔头,谢女燕支凝夜愁。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自归骚客文房后,无复王孙金弹惊。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鬼神世界,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风格瑰丽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幽深。
译文
珍贵的枕头垂挂着如云般的轻纱,挑选着春梦中的美好,镶嵌着碧绿宝石的盒子,里面装着寒凉的龙脑香,已经冻结,白天的罗帐紧掩,玉簪斜插在发间,谢娘(泛指美丽的女子)的胭脂在夜晚凝结成了愁绪,那双如桂叶般的双眉已经很久没有描画了,残留的妆容和着泪水污染了红色的丝绸手帕,自从归入了文人墨客的书房之后,再也没有了贵族子弟用金弹打鸟的惊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其从繁华到孤寂的转变,前两句通过“宝枕”、“钿合”、“龙脑冻”等意象,展现了女子曾经的奢华生活;中间两句则通过“罗帏昼掩”、“谢女燕支凝夜愁”等,表达了她的孤独与哀愁;后两句则直接点题,说明自从她归入文人书房后,生活变得平静,再也没有了贵族子弟的打扰。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变迁,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从繁华到孤寂的转变,前两句的奢华与后两句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女子生活状态的巨大变化。“自归骚客文房后”一句,也暗示了文人墨客与贵族子弟在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上的不同,体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生活变迁,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和审美情趣的变化,以及文人墨客与贵族子弟在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李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文人生活的认同和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