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铜壶
唐·李峤
谁把工夫巧铸成,铜青依绿绿毛轻。
烟霄不向人间住,自向云霄外去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峤,字巨山,唐代文学家、诗人,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景物和宫廷生活,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是谁用精巧的技艺铸造了这铜壶?铜壶表面覆盖着淡淡的铜青,仿佛轻盈的绿色绒毛,它不像人间的烟火之物,而是自由自在地向云霄之外飞去。
释义
谁把工夫巧铸成:询问是谁用精湛的技艺铸造了这精美的铜壶。
铜青依绿绿毛轻:形容铜壶表面覆盖的铜青如同轻盈的绿色绒毛,展现出铜壶的古朴与雅致。
烟霄不向人间住:表示铜壶并非凡物,不留恋人间的烟火气息。
自向云霄外去行:描绘铜壶仿佛有灵性,自由自在地飞向云霄之外。
赏析
这首诗以铜壶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铜壶的精美与不凡,首句“谁把工夫巧铸成”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突出了铜壶的精湛工艺,次句“铜青依绿绿毛轻”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铜壶表面的铜青比作轻盈的绿色绒毛,既展现了铜壶的古朴雅致,又增添了几分诗意,后两句“烟霄不向人间住,自向云霄外去行”则进一步升华了铜壶的形象,将其描绘成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灵物,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自由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李峤对铜壶这一日常用品有着深厚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将铜壶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灵性,表达了自己对高洁、自由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艺术美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唐代文坛的繁荣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