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莺啭
唐·刘兼
谁家园裹一声莺,啼向春风似有情。
暖入御沟迎晓树,晴来宫阙斗新声。
花深柳暗闲庭院,日永风清好景时。
莫倚箫韶传凤吹,好将雅曲寄瑶琴。
作者简介
刘兼,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叔,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中八年(854)进士第,官至尚书郎、给事中,能文,善五言诗,诗风清丽闲婉,多写日常生活小景,时有警句。《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译文
是谁家的园子里传来了一声黄莺的啼鸣,它在春风中啼叫,似乎饱含深情,温暖的春意涌入了御沟,迎接拂晓中的树木,晴朗的天气里,宫殿的屋檐下黄莺们竞相啼鸣,仿佛在比试谁的歌声更新颖动听,花儿盛开,柳色深暗,庭院显得幽静而闲适,白日漫长,清风徐来,正是美好的时光,不要只依赖宫廷中的雅乐来传递凤凰的鸣叫,还是把高雅的曲调寄托在瑶琴之上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黄莺啼鸣的美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首句点题,以“谁家园裹一声莺”引出全诗,次句“啼向春风似有情”进一步渲染了黄莺啼鸣的深情,后两联则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宫廷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和高雅艺术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黄莺的啼鸣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黄莺的啼鸣、春日的温暖、御沟的流水、宫殿的巍峨、花儿的盛开、柳色的深暗等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闲适、美好的氛围,诗人也通过“莫倚箫韶传凤吹,好将雅曲寄瑶琴”的议论,表达了自己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漫步于宫廷或园林之中,被黄莺的啼鸣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黄莺的啼鸣,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闲适和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