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博古斋中去,书傅閒时细讨论。全诗是什么?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友人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墨香浓郁满书斋,古卷盈室映日开。

赠君博古斋中去,书傅閒时细讨论。

清风拂面心神爽,明月照窗意境来。

学问无边勤为径,共探奥秘乐悠哉。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酣畅,意境深远,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译文

墨香弥漫在整个书房,古老的书籍在阳光下翻开,我赠送你进入博古斋中,与书傅在闲暇时细细讨论学问,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明月照进窗户带来无限意境,学问的道路无边无际,只有勤奋才是通往成功的路径,让我们共同探寻知识的奥秘,享受其中的乐趣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房的墨香、古卷和清风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学术氛围的场景,诗人赠友人进入博古斋,寓意着对友人学问上的鼓励和期望,在闲暇时与书傅(可能是指学识渊博的师长或友人)讨论学问,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清风明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赠友为题,却不仅仅是对友人的赠别之作,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学术气息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书房的宁静、学问的深邃以及自然的美好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学问的高尚情怀,诗人也通过“学问无边勤为径”等诗句,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和勤奋学习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与某位友人的交往有关,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热爱学问的文人,郑板桥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经常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学习心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有感于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共同追求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的无限热爱,也寄托了他对友人未来在学问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的期望和祝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