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山房秋思客,梦回疑作雨声看。全诗是什么?

春秋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房秋夜

唐·杜荀鹤

夜静山空秋气清,

孤灯独坐对青荧。

最是山房秋思客,

梦回疑作雨声看。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晚年才得中进士,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夜晚的山中静谧而空旷,秋气显得格外清新,我独自坐在山房里,面对着微弱的灯光,在这秋夜的山房中,最容易引起旅人的思乡之情,睡梦中醒来,我疑心听到的是雨声,但仔细一看,却只是自己的错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山房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夜静山空秋气清”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次句“孤灯独坐对青荧”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两句“最是山房秋思客,梦回疑作雨声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因思乡而引发的错觉。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山房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中“夜静山空秋气清”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夜山中的静谧与清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孤灯独坐对青荧”一句,则通过“孤灯”与“独坐”两个意象,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后两句“最是山房秋思客,梦回疑作雨声看”则通过“秋思客”与“疑作雨声看”两个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因思乡而引发的错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早年游历四方、屡试不第的时期,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面对秋夜的静谧与空旷,不禁勾起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山房秋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漂泊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