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苍寒拥寺门,寺牌金字御书存。的解释

小星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竹林寺

宋·黄庭坚

万竹苍寒拥寺门,寺牌金字御书存。

客来不用求僧话,无数前山送晚喧。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万千青翠的竹子环绕着竹林寺的寺门,显得格外苍凉寒冷,寺门上的牌匾上,金色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那是皇帝御笔亲书的字迹,客人到来时,无需特意寻找僧人交谈,因为周围无数座前山的晚风已经带来了阵阵喧嚣与声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寺幽静而庄严的景象,通过“万竹苍寒”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寒冷,而“寺牌金字御书存”则突出了寺庙的尊贵与历史的厚重,后两句则通过“客来不用求僧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以及“无数前山送晚喧”所描绘的晚风轻拂、山峦起伏的生动画面,进一步烘托了竹林寺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竹林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前两句通过“万竹”与“金字御书”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突出了人文之韵,使得竹林寺的形象更加鲜明,后两句则通过“客来不用求僧话”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以及“无数前山送晚喧”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黄庭坚在游历过程中,被竹林寺的幽静与庄严所吸引,遂写下此诗,当时,黄庭坚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而竹林寺的宁静与和谐,无疑给了他极大的慰藉与启示,通过这首诗,黄庭坚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更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在竹林寺的清幽环境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