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却杖头沽酒物,湖边博得木犀花。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湖上杂咏

宋·苏泂

今朝湖色太鲜明,

处处菱歌杂鼓声。

拚却杖头沽酒物,

湖边博得木犀花。

作者简介

苏泂,字召叟,约公元1150年前后在世,宋代诗人,与苏轼同为眉山(今属四川)人,但生卒年均不详,苏泂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年间,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等也有交往,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今天的湖色格外鲜明,

四处菱歌与鼓声交织。

我甘愿舍弃买酒的钱,

只为在湖边赢得那木犀花的芬芳。

释义

“今朝湖色太鲜明”描绘了湖上景色之美,湖水波光粼粼,景色宜人。“处处菱歌杂鼓声”则通过菱歌与鼓声的交织,展现了湖上生活的热闹与和谐。“拚却杖头沽酒物”表达了诗人为了赏花而甘愿放弃买酒的决心,“湖边博得木犀花”则点明了诗人赏花的目的和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湖上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湖色、菱歌、鼓声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热闹的氛围,诗人以“拚却杖头沽酒物”的决绝态度,表达了对木犀花(即桂花)的喜爱之情,展现了诗人超脱物欲、追求精神享受的高洁情怀,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泂游历或隐居期间,当他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不禁心生欢喜,诗人通过描绘湖上景色和自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追求超脱物欲、注重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

苏泂的《湖上杂咏》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