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张籍
出郭寻芳作野行,岩高墅旷水流声。
春风倚棹轻花里,暮色含烟细柳营。
渡口人来人渡水,桃源深处几重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洛阳,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他与白居易、王建等诗人交往密切,诗风相近,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走出城郭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就像进行一场山野间的旅行,高高的岩石和空旷的别墅旁,水流声潺潺作响,春风轻拂,小船在花丛中悠然前行;暮色降临,细柳营中烟雾缭绕,渡口人来人往,都在渡水而过;桃源深处,不知隐藏了多少座城池,青山一道,共同沐浴着云雨;明月高悬,哪里曾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走出城郭,到山野间寻找美景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岩石、别墅、水流、春风、暮色、渡口、桃源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山野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岩石、别墅、水流等自然景观与春风、暮色等人文景观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游历四方、定居洛阳后所作,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山野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张籍在游历和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这些经历也促使他对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山野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