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寺
唐·皎然
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
钟磬出林秋韵远,香灯照水夜光深。
僧归共说闲中趣,客到同观物外心。
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人均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多写佛教禅宗思想及隐逸生活情趣。
译文
岩石间云雾缭绕,雨过天晴,朝朝暮暮景色各异;山寺依山傍水,溪流潺潺,从古至今静静流淌,秋日的钟声从林中传出,音韵悠远;夜晚的香灯映照在水面上,光芒深邃,僧人归来共话闲适之趣,客人到来同赏超脱之心,这样的境界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次寻觅得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幽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僧侣们闲适超脱的生活状态,首联通过“岩留云雨”和“寺枕溪流”两个意象,展现了山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古朴;颔联以“钟磬出林”和“香灯照水”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宁静与神秘;颈联通过僧人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内心的闲适与超脱;尾联则总结全诗,认为这样的境界难得一见,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山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寺的幽静美丽和僧侣们的闲适生活,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烘托山寺的清幽与古朴,如“岩留云雨”、“寺枕溪流”、“钟磬出林”、“香灯照水”等,这些景物不仅描绘了山寺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僧侣们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人还通过僧人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进一步突出了山寺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佛教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寺时,被山寺的幽静美丽和僧侣们的闲适生活所打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山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