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的释义

小编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

(注:您提到的“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并非全诗的核心句,而是该诗中的一部分,且略有出入,为保持诗词完整性,我提供了全诗内容,并在下文中重点解析您关心的句子。)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文学家,他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顾四周,阿房宫已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昔日的奢华如今在哪里?只见草木萧疏,流水萦绕曲折。

直到如今,遗恨还像烟雾一样弥漫在树林间,列国周、齐、秦、汉、楚,这些曾经争雄的国家,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最终都化作了尘土。

(针对“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的译文):何必细说那些兴亡更替的事情呢?古往今来,那些权贵们(貉,此处借指权贵,含贬义)的所作所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释义

“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反思,他认为,无论是哪个朝代,无论是谁掌权,其本质上的贪婪、腐败和争权夺利都是相似的,因此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具体的兴亡细节。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历史上权贵们的共性,表达了诗人对人性贪婪和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它既有对历史的批判,也有对现实的警醒,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创作背景

张养浩在游历骊山时,目睹了阿房宫的遗迹和周围的自然景色,心中涌起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他深知历史上的兴亡更替不过是权贵们争权夺利的产物,而这些争斗最终都化作了尘土,他写下了这首《山坡羊·骊山怀古》,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警醒。

“何须细话兴亡事,今古从来貉一丘”是张养浩在《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达对历史深刻反思的一句诗,它既有对历史的批判,也有对现实的警醒,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