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满眼晴江滟不收。
涣汗朝宗东入海,浴凫飞鹭迥相俦。
长鲸忽吸沧溟水,吐出扶桑日色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崔季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崔季卿,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作以写景见长,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虽然他的作品传世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精品,尤其是这首《晴江秋望》,更是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八月里,长江万里晴空如洗,无数帆船在轻风的吹拂下,沿着一条水道缓缓前行,整天里,天与水都分不清界限,满眼望去,晴朗的江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江水如同汗水般朝东流入大海,沐浴中的野鸭与飞翔的白鹭远远地相互为伴,突然,一条长鲸吸入了沧溟之水,又吐出如同扶桑日出般的红色水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长江的壮丽景色,通过“晴江”、“千帆”、“天水色”、“浴凫飞鹭”等意象,展现了长江在晴朗天气下的壮美与和谐。“满眼晴江滟不收”一句,尤为生动地描绘了江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的景象,而“浴凫飞鹭迥相俦”则通过野鸭与白鹭的相互为伴,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长江在晴朗天气下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长江的壮阔与宁静;颔联“尽日不分天水色,满眼晴江滟不收”则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波光粼粼与天空的蔚蓝相融,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颈联“涣汗朝宗东入海,浴凫飞鹭迥相俦”通过江水入海、野鸭与白鹭的相互为伴,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尾联“长鲸忽吸沧溟水,吐出扶桑日色流”则以夸张的手法,将长鲸吸水、吐出日色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奇幻的色彩。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来看,很可能是崔季卿在八月的一个晴朗日子里,乘船游览长江时所写,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长江在晴朗天气下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使得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