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饷客古人事,坐看兵厨千斛给。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将军山居

唐·刘沧

岩居穴处本天然,花洞幽深碧嶂连。

倾家饷客古人事,坐看兵厨千斛给。

松叶堪烹龙可食,琴声遥隔翠微间。

欲知此地栖栖者,半是当年未第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及第,官华原尉,迁龙门令,工七律,风格苍莽遒劲,颇负时誉,著有《刘沧集》,传世诗作不多,今存一卷。

译文

岩石为居,洞穴为处,这本是自然的安排,花洞幽深,碧绿的山嶂连绵不断,古人有倾尽家财招待宾客的豪情,如今在这里,只需坐着就能看到兵厨(指军中储备粮食之处)提供成千上万斛的粮食,松叶可以烹煮,龙肉(此处比喻珍贵食物)也可享用,琴声远远地从青翠的山间传来,想要知道这里隐居的人是谁,多半是当年科举未中的贤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李将军山居的幽静与奢华,以及隐居者的身份背景,首联写山居的自然环境,颔联以“倾家饷客”的典故,展现主人的慷慨好客,同时暗示其财富与地位;颈联通过“松叶烹龙”的夸张手法,进一步渲染山居生活的超凡脱俗;尾联则点明隐居者的身份,多为科举不第的贤才,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与赞赏。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李将军山居的幽静雅致与主人的慷慨好客,诗中“倾家饷客古人事,坐看兵厨千斛给”一句,既是对古代名士风度的追忆,也是对李将军慷慨大度的赞美,通过“松叶烹龙”的夸张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则巧妙地揭示了隐居者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下失意文人的同情与关怀。

创作背景

唐代科举制度虽然为士人提供了入仕的途径,但竞争激烈,许多才华横溢的士人往往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转而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刘沧此诗或即在此背景下创作,通过对李将军山居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古代名士风度的追慕,也寄托了对科举失意文人的同情与慰藉,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了唐代士人复杂的心态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