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田园隐逸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竹篱茅舍野田边,纵无邻翁饮子美,
会有稚子迎渊明,清风明月皆知己,
绿水青山是近邻,闲来把酒对花笑,
兴至挥毫赋诗文。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竹篱笆围成的茅屋旁,野田的边缘,即使没有邻居的老翁像杜甫那样与我共饮,也定会有年幼的孩子像迎接陶渊明那样迎接我,清风明月都是我的知己,绿水青山都是我的近邻,闲暇时,我手持酒杯对着花朵微笑,兴致来时,挥毫泼墨写下诗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隐逸生活,首联通过“纵无”与“会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温情的珍视,颔联“清风明月皆知己,绿水青山是近邻”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脱物欲、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颈联和尾联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闲适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隐逸图,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纵无邻翁饮子美,会有稚子迎渊明”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而“清风明月皆知己,绿水青山是近邻”则更是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田园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陆游看来,隐逸生活虽然清贫,但却能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陆游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在陆游的笔下,田园隐逸生活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他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