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的释义

梦梦1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捣衣曲

唐·李白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

千声不诉离肠苦,万杵只捣征衣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内容广泛,涉及山水、酒仙、人生哲理、历史典故等多个方面,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秋风吹拂,总是勾起对边关亲人的思念。

何时能平定胡虏,让我的丈夫结束远征?

是谁在夜半时分捣着寒凉的布料,用心之深,唯有神明能与之相比。

千声万响中不诉说离别的痛苦,只是用万杵捣着征衣,寄托着无尽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捣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前两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点明了秋天的思念之情,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则直接表达了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丈夫能够归来的愿望,接下来的两句“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则通过捣衣的细节,展现了思妇内心的深情与孤独,她用心之深,唯有神明能与之相比,最后两句“千声不诉离肠苦,万杵只捣征衣愁”则进一步强调了思妇的愁苦,她虽然不直接诉说离别的痛苦,但每一声捣衣声都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捣衣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深情思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寒碧”这一意象,既描绘了捣衣的场景,又暗示了思妇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诗人还通过“用心独与神明俦”这一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思妇内心的深情与专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的个人经历有关,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自己虽然未曾直接参与战争,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却深深地触动了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思妇现象,即因战争而分离的家庭和夫妻之间的深情思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