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唐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遥想逃禅时一醉, 人间春瓮与扶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年轻时尚且不为生计发愁,年老后又有谁还会吝惜那买酒的钱呢?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遥想当年我们一起逃禅时一醉,如今只能各自在人间辗转,靠着春瓮中的酒来消解忧愁了。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与友人刘禹锡(字梦得)在老年时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约定,诗中通过对比年轻与老年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为线索,串联起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感慨,首联“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无忧无虑和老年时的经济拮据,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颔联“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则通过具体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颈联“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饮酒时的雅趣和闲适,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文化素养和超脱的生活态度,尾联“遥想逃禅时一醉,人间春瓮与扶头。”则通过回忆过去逃禅时的醉意和现在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与友人刘禹锡相聚时所作,当时,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刘禹锡也是一位历经坎坷的诗人,两人志同道合,相互扶持,在一次相聚中,他们共同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感慨万分,于是白居易便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这次相聚的情景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岁月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