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夜归
唐·刘沧
酒醒梦回山月小,水云无际雁声寒。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飘零落满山。
远路迢迢人未还,孤灯寂寂夜阑珊。
思乡情切归心箭,独倚危楼望远天。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唐代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刘沧,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诗人,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他工于七律,风格苍莽遒劲,内容多写怀古思乡之情,刘沧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诗一卷,收入《全唐诗》中。
译文
酒醒之后,梦境已逝,只见山间的月亮显得格外小巧;水天一色,无边无际,雁群的叫声中透着一丝寒意,秋风吹落了庭院中的老树叶子,黄叶随风飘散,落满了整个山头,远方的路途遥远,行人还未归来;孤独的灯火在深夜中显得格外寂静,夜色已深,思乡之情深切如箭,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遥望着远方的天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酒醒后的所见所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联“酒醒梦回山月小,水云无际雁声寒”以景起兴,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颔联“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飘零落满山”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凄凉;颈联“远路迢迢人未还,孤灯寂寂夜阑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之感;尾联“思乡情切归心箭,独倚危楼望远天”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迫切想要归乡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的“山月小”与“雁声寒”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颔联与颈联则通过秋风、黄叶、远路、孤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归乡之愿,情感真挚,动人心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思乡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漂泊异乡、远离家乡之时,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因仕途不顺或战乱等原因而远离家乡,漂泊异乡,刘沧作为其中之一,可能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与孤寂,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归乡的心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