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3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李中丞洪一首

唐·韦应物

秩秩礼容备,恂恂德宇宽。

海岱英灵气,燕赵豪侠间。

废邑人犹爱,迁官地改寒。

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恬淡高远,清新雅致,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与淡泊,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之美,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韦应物的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地方官员的转变,这种经历使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译文

礼容庄重有序,品德宽宏大量。

你来自海岱之地,英气勃发,又兼具燕赵之地的豪侠风范。

即便被贬谪到废弃的城池,人们依然爱戴你;迁官之后,新地虽寒,但你的威望不减。

虽然你在辈分上可能居于骑曹之后,但你的典范和风度完全是峄山精神的传承。

释义

这首诗是对李中丞洪的赞美,首联赞美其礼容庄重、品德高尚;颔联指出其出身于英才辈出的地方,兼具英气与豪侠;颈联通过被贬谪和迁官的经历,表现其威望不减;尾联则通过“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的比喻,强调其典范和风度的高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李中丞洪的高尚品德和卓越风范,首联和颔联通过对其出身和品德的赞美,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通过被贬谪和迁官的经历,进一步凸显其威望和影响力,尾联则通过“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的比喻,将李中丞洪的典范和风度与峄山精神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丞洪的生平事迹有关,韦应物作为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与当时许多官员和文人都有交往,这首诗可能是韦应物在与李中丞洪交往过程中,对其品德和风范的赞美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李中丞洪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对于官员品德和风范的高度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