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怀友
唐·韦庄
鸟声应为故人好,梨雪欲将春事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情感细腻著称,尤其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复杂情感。
译文
鸟儿的啼鸣似乎是因为怀念故友而更加悦耳,梨花如雪般飘落,仿佛要将春天的气息全部带走,留下一片空寂,我站在东边的栏杆旁,望着那一树如雪般洁白的梨花,心中充满了惆怅,感叹人生之中,能有多少次像这样清醒地看待世事变迁呢?
释义
鸟声应为故人好:借鸟鸣之悦耳,寄托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梨雪欲将春事空:梨花如雪,其凋零象征着春天的即将逝去,带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惆怅东栏一株雪:直接描绘诗人面对梨花时的惆怅心情。
人生看得几清明: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珍惜眼前、清醒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春日梨花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首句以鸟声起兴,引出对故人的怀念,次句以梨花凋零象征春天的消逝,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后两句则直接抒发诗人的惆怅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韦庄诗作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面对盛开的梨花,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与故人的美好时光,同时感慨于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从而写下这首充满哀愁与哲思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在乱世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