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园早春
唐·柳宗元
新晴迎早春,朝阳岩上无残雪。
庆朔堂前已乱花,东风好作阳和节。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古城村)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曾写过不少寓言故事,语言犀利,讽刺辛辣。
译文
新晴的天气迎来了早春,朝阳岩上已经没有了残雪,庆朔堂前已经繁花似锦,东风真是带来了美好的阳和时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南园的景象,首句“新晴迎早春”点明时间,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迎来了早春。“朝阳岩上无残雪”说明天气已经转暖,连朝阳岩上的残雪都已经融化了,第三句“庆朔堂前已乱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繁华,庆朔堂前已经开满了各种花朵,色彩斑斓,繁花似锦,最后一句“东风好作阳和节”则是对整个早春景象的赞美,东风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使得这个季节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描绘朝阳岩上无残雪、庆朔堂前已乱花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早春的繁华和美丽,诗人也通过赞美东风带来了阳和时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描绘早春景象的诗歌。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他在永州的十年贬谪生活,在这十年中,他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这首《南园早春》就是他在永州期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