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人误刀头约,新月娟娟已镜如。的解释

生辉93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只愁人误刀头约,新月娟娟已镜如。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工于言情而能自寓身世,在北宋词坛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尤擅小令,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深受其父晏殊的文学熏陶,他一生仕途不顺,晚年家境中落,但始终保持着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其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酒宴前,我遇见了那位如美玉般的女子(玉箫),在银灯下她唱了一曲,真是娇艳动人,在歌声中我沉醉,谁又能对此产生怨恨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消散。

春天静悄悄地来临,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成趣,我只担心人们会误了我与她(玉箫)在月圆之夜的约会,而此刻新月已经皎洁如镜了。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与心爱女子在酒宴上的相遇与别离,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上片写酒宴上的相遇与沉醉,下片则转入对离别后时光的感慨与对约定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与心爱女子在酒宴上的相遇与别离,情感真挚而动人,上片通过“小令尊前见玉箫”一句,点明了相遇的地点与人物,接着以“银灯一曲太妖娆”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歌声的动人,下片则通过“春悄悄,夜迢迢”等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后时光的感慨与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最后以“只愁人误刀头约,新月娟娟已镜如”一句,点明了词人对约定的担忧与对新月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酒宴上与心爱女子相遇并别离后所写,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对离别与未来的担忧与感慨,这种情感在晏几道的词作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他对人生与爱情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