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酒相逢禊饮初,花飞柳暗忽春馀。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03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尊酒相逢禊饮初,花飞柳暗忽春馀”,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铉的《寒食日即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寒食日即事

唐·徐铉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听杜宇啼春又晚,禊饮初开百舌呼。

尊酒相逢禊饮初,花飞柳暗忽春馀。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后,为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迁给事中,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年),病逝,年七十六,赠吏部尚书,徐铉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有文名,世称“二徐”,其文藻淹雅,有《骑省集》二十卷传世。

译文

风吹动旷野中的纸钱飞舞,古墓累累,春草翠绿,棠梨花映照着白杨树,这些地方都是生死离别的场所,深深的地底,亲人的哭声无法听闻,只有萧萧的暮雨伴随着人们归去,听到杜宇鸟啼叫,春天又将过去,寒食节的禊饮刚刚开始,百舌鸟也在欢呼,酒杯相逢在禊饮之初,花飞柳暗之间,春天已悄然过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的景象,通过纸钱飞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等意象,表达了生死离别的哀愁,通过杜宇鸟啼、禊饮初开、尊酒相逢等场景,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前两句通过纸钱飞舞、古墓累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中间两句通过棠梨花、白杨树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生死离别的主题,后两句则通过杜宇鸟啼、禊饮初开等场景,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徐铉生活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死离别的感受更加深刻,寒食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往往成为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徐铉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尊酒相逢禊饮初,花飞柳暗忽春馀”这两句在诗中较为突出,但整首诗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各句之间相互呼应、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