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暖凫鸥浑得意,日长桃李自成阴。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0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郊即事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春归处,只拣儿童多处行。

草色青青迎客棹,水边无数凫鸥闲。

沙暖凫鸥浑得意,日长桃李自成阴。

作者及朝代

作者:程颢(hào)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弟程颐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程颢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观念的思想体系,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在教育上,他提出“以诚敬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云淡风轻,接近中午时分,我沿着花丛,随着绿柳,漫步经过河边的平原,人们不知道春天已经归去,只是选择儿童多的地方去游玩,青青的草色仿佛在迎接客人的船只,水边无数的野鸭和鸥鸟悠闲自得,沙滩温暖,野鸭和鸥鸟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春日漫长,桃树和李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浓密的树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宁静与生机,通过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草色青青、凫鸥闲游等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细微之处,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的美丽画卷,前两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写出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沙暖凫鸥浑得意,日长桃李自成阴”则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哲理,即自然万物都有其生长发展的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程颢在春日郊游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漫步在郊外,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程颢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