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宋·释文珦
眼中烟水复云林,地胜身闲得细寻。
岩树深藏啼鸟细,溪花暗落野人吟。
日长书案无余事,风暖茶瓯有浅斟。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忧苦正深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文珦(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潜夫,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南宋诗僧,一生苦行,闲云野鹤,四方云游,有山林隐逸之风,释文珦的诗多为游历题咏、山林隐逸生活之作,风格清新自然,颇有野趣。
作者简介
释文珦生于南宋末年,一生未仕,以诗僧身份游历四方,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眼中的烟波浩渺与云雾缭绕的树林交织,在这胜地之中,我因身体闲适得以细细探寻,岩石后的树木深深隐藏,只有细微的鸟鸣传来,溪边的花朵默默凋零,伴随着山野之人的低吟,日子悠长,书案上没有其他杂事,风和日暖,手捧茶瓯轻轻浅酌,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人间的忧愁与苦难正深沉无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诗人眼中满是烟水云林,身体闲适得以深入探寻这份宁静,岩树、啼鸟、溪花、野人,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林画卷,诗人享受着日长书案无事的悠闲,品茶浅酌,对比人间的忧苦,更显得这份宁静生活的可贵。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通过对眼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眼中烟水复云林”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而“日长书案无余事,风暖茶瓯有浅斟”则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与惬意,与人间忧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正是他在山林隐居期间,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他对人间忧苦的深刻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