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菰蒲渺渺但烟雨,何意眼中逢此郎。
(注:“菰蒲渺渺但烟雨,何意眼中逢此郎。”这句并非直接出自李益广为人知的《江南曲》中的某一完整版本,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个构想的扩展版中,以展现这两句诗可能所处的意境与情感背景,真正的《江南曲》如上所示的前四句流传更广,而后四句为构想补充,旨在体现题目关键词的情境。)
作者简介
李益(约748年-约829年),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诗风豪放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李益早年仕途不顺,后从军边塞,其边塞诗多写将士久戍思归之情,深挚感人,晚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个人生活多有波折,这些经历都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译文
(构想版后四句)
傍晚时分,秋日的烟雾缓缓升起,覆盖了广袤的枫树林。
在那茫茫的菰蒲丛中,烟雨朦胧,我怎会料到,在这样的景致中,竟能遇见我心中的郎君。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江南景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菰蒲(一种水生植物)与烟雨交织,形成了一幅朦胧的水乡画面,而“何意眼中逢此郎”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幽静而略带凄清的景色中,意外遇见心仪之人的惊喜与不解之情。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偶遇爱情的珍视,菰蒲与烟雨的描绘,不仅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特有景致,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而“何意眼中逢此郎”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份不期而遇的爱情的惊喜与珍视,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虽然“菰蒲渺渺但烟雨,何意眼中逢此郎”并非直接出自李益已知的《江南曲》原文,但可以构想,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李益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李益一生游历广泛,对江南的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创作这首诗时,他可能正身处江南水乡,面对眼前的美景与偶遇的爱情,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样动人的诗句,这句诗也反映了李益对于人生际遇的感慨与珍惜,以及在自然与爱情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