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同过楝花节,夜半剧谈狮子床。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狮子林

宋·范成大

江头同过楝花节,夜半剧谈狮子床。

自有石屏遮急雨,更无茅屋怕斜阳。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莫笑生涯浑似梦,壮心犹在铁山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官员,生于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卒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近人,善于反映农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

作者简介

范成大早年仕途不顺,后逐渐崭露头角,曾任地方官和朝廷要职,他关心民间疾苦,主张改革时弊,但晚年因政治斗争而辞官归隐,范成大的诗歌创作成就斐然,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译文

在江边一同度过楝花盛开的节日,半夜时分在狮子床上畅谈心事,自有石屏遮挡急促的雨水,更不用担心茅屋会被斜阳晒坏,归来后黄昏已过,饱餐一顿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光下休息,不要笑话我的生活仿佛如梦一般,我的壮志仍然像铁山一样坚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狮子林共度佳节、深夜畅谈的情景,以及诗人归隐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中“江头同过楝花节”和“夜半剧谈狮子床”两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和闲适的生活,而“自有石屏遮急雨,更无茅屋怕斜阳”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狮子林的欢聚时光和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无奈,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归隐后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狮子林是苏州的一处著名园林,范成大可能在此地与友人相聚,共度佳节,在归隐后,范成大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中独特的情感色彩,他通过描绘自己在狮子林的欢聚和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透露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