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9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

唐 温庭筠

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

何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秋。

沤鸟渚边吟九思,蟪蛄岩下咽三秋。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病后思量在玉京,魂飞故国阻层城。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惊。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游。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音律和谐,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的诗作在艺术上有独特成就,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刻画细腻,形象鲜明,语言浓艳精致,音调和谐优美,给人以美感。

译文

整天在田野间行走,看着稻谷随风摇曳,有时在云雾缭绕的山峰间聆听鸟鸣,谁能像秋天的景色那样巧妙,画出我山斋中手持拐杖漫步的秋日景象呢?在长满鸥鸟的洲渚边吟诵《九思》,在蟪蛄鸣叫的岩石下度过凄清的秋天,病中更觉夜晚漫长,年岁渐长更觉秋天悲凉,病后思念在京城的时光,魂魄仿佛飞回了故乡,却被重重城墙阻隔,战乱后音书断绝,与亲友相逢只能在梦中,令人惊骇,台阶下的青苔与红叶,在雨中显得寥落,月光下更添愁绪,只有在清冷的夜晚梦中,才能与故人一同游历。

释义

这首诗是温庭筠在病中思念友人、怀念京城生活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田野、山峰、秋景等自然景象,以及病中的孤独与悲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战乱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诗中“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田野间行走、聆听鸟鸣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而“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病中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当时温庭筠因病居住在郊野,思念友人徐侍御而作,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战乱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温庭筠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