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
宋·释绍嵩
分明圆峤与方壶,万壑千岩入坐隅。
不似人间争竞地,更无尘土到心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自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反映了其作为僧人的淡泊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译文
那画面中的圆形仙岛与方形仙壶清晰可见,无数山谷与岩石仿佛都聚集到了我的座位旁边,这里完全不同于人间的喧嚣争斗之地,连一丝尘土都无法侵入到我内心的宁静之湖。
释义
分明圆峤与方壶:形容画中仙境的景象,圆峤、方壶皆为传说中的仙山。
万壑千岩入坐隅:形容画中山水景观丰富多样,仿佛将万壑千岩都纳入了观赏者的视线之中。
不似人间争竞地:指出画中仙境与人间世俗的喧嚣争斗截然不同。
更无尘土到心湖: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外界的纷扰无法侵扰到内心的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中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分明圆峤与方壶,万壑千岩入坐隅”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画中的仙境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不似人间争竞地,更无尘土到心湖”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排斥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作为僧人的淡泊心境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观看一幅山水画后所作,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之一,山水画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感悟和追求,他在观看这幅山水画时,被画中的仙境景象所深深吸引,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禅意的诗歌,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宋代僧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