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1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放鱼

唐·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为惜鳞鬐美,谁怜性命忧。

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晚期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早早地就寻求化龙而去的机会,不要在江湖中漫无目的地游荡。

要知道那香饵之下,一旦触口便是锋利的钓钩。

人们怜惜的是鱼儿的鳞鳍之美,又有谁关心它们的性命之忧呢?

想要举起网罟和蹄夹(捕捉的工具)时,鱼儿却都能自己逃脱,即便置身于罗网之中,历经寒暑,又怎能让我(诗人)感到辛苦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鱼儿的生活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前两句写鱼儿应早日寻求化龙的机会,避免在江湖中遭遇危险;中间两句揭示了人类对鱼儿的残忍捕杀,以及鱼儿面临的生死危机;后两句则表达了鱼儿虽身处险境,却能自我解脱,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鱼为喻,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鱼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命和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诗中“早觅为龙去”一句,既是对鱼儿命运的期望,也是对人生追求的隐喻,而“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则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残忍,以及生活中的陷阱与危险,最后两句“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则展现了鱼儿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李群玉一生游历四方,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他通过描绘鱼儿的生活和命运,表达了对自由、生命和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漠视等,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呼吁人们关注生命、珍惜自由,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