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不退轮
唐·王梵志
区区京毂几经春,不退方能运法轮。
但使心中无别事,自然容易到三乘。
作者简介
王梵志,唐代初期白话诗僧,生平不详,大致活动于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650年-705年),他的诗歌以白话写成,内容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生的哲理,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质朴自然,对后世的白话诗及民间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梵志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颇受关注,但由于历史原因,其生平事迹及确切的创作年代已难以详考。
译文
在这繁华的京城里,我已经度过了好几个春天,只有坚持不懈,不退缩,才能推动人生的法轮不断前进,只要心中没有其他杂念,自然就能轻易地达到佛教中的三乘境界(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代表不同的修行层次和觉悟程度)。
释义
“区区京毂几经春”描述了诗人在京城中的生活经历,时间跨度较长,暗示了人生的磨砺与考验。“不退方能运法轮”则表达了只有坚持信念,不退缩,才能推动人生的前进,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但使心中无别事,自然容易到三乘”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专注对于达到人生高境界的重要性。
赏析
王梵志的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通过“京毂几经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而“不退方能运法轮”则是对人生态度的坚定表达,强调了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通过“心中无别事”与“自然容易到三乘”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专注对于人生境界提升的关键作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王梵志生活在唐代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与思想活跃的时期,佛教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王梵志作为一位白话诗僧,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身处京城,面对繁华与喧嚣,内心却保持一份宁静与专注时所作,通过诗歌,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佛教思想的独到理解,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